换一片“净”土,用法律抵制校园暴力

日期:2020年11月14日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李玉玲 浏览: 打印 字体:

每个国家都不时出现有关校园学生暴力事件的报道,其中一些性质相当恶劣。事件中那些心灵被扭曲的孩子们作案手段之残忍,令人触目惊心。比如,2018年上映的《悲伤逆流成河》,该片主要讲述了上海弄堂里一起长大的一对年轻人齐铭、易遥在校园内外情感纠葛,并在一次次的流言蜚语中卷入校园欺凌,最终以悲剧结尾的故事。2019年上映的《少年的你》也反映校园暴力给学生带来的不利影响,最终导致身为优等生的陈念在高考当天被警察带走。


这些校园暴力可能触犯刑法或者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年龄不同所受的惩罚和责任承担可能不同。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以及第二百三十八条规定,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条规定,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以及第十二条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不满14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


2020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从2013-2015年各级法院审结生效的校园暴力刑事案件中抽取100多件典型案件样本进行梳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此类犯罪的特点。最高法刑一庭审判长冉容介绍,校园暴力犯罪案件涉及的罪名相对集中。针对人身的暴力伤害比例最高,其中,故意伤害罪占57%,故意杀人罪占6%。校园暴力涉及的罪名还包括寻衅滋事罪占10%;性侵、侵财犯罪各占12%,还有很小比例的聚众斗殴罪与绑架罪。报告统计数据显示,抽查样本涉及的159名未成年被告人中,已满十四不满十六周岁的被告人占 35%;已满十六不满十八周岁的被告人占65%。


相对来看,这100多件案件中,处罚的高中生及职业高中的未成年被告人占比较高。虽然我国规定,十四岁是可以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但是,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被告人只对八类严重暴力犯罪承担刑事责任,所以,未满十六周岁的放在比较轻微的校园暴力行为,没有进入我们刑事犯罪处罚范围。


对于实施欺凌的被告人,我们要挽救、教育,但是对被欺凌,被伤害的孩子,更应该得到法律和社会的关注和保护。校园暴力是非常恶劣的行为,校园暴力发生的时候应该及时的制止,全社会一起监督。


校园暴力所涉及的问题广泛,从法律的角度看主要是侵权责任,如果不幸遭受校园暴力,首先不要害怕,客观咨询专业律师,积极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或自己孩子的权益,相信法律之公平正义。